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今日看点:视频|地方志如何活起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日期:2023-06-30 19:19:12 来源:华龙网

00:44

与会专家学者现场分享。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刘钊 摄


(资料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秦思思)地方志作为地方的“家谱”,不仅能反映当地政治、历史、文化、经济等,还能反映地方的发展变迁。但地方志多为古籍且孤本较多,如何让古籍地方志数字化,“活”起来的同时服务当今社会,是近年来专家学者所思考的。

6月30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的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会议在重庆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和重庆市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出版社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会议。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本套方志集成是研究重庆历史、文化、地理等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原始历史文献资料,是研究传承重庆历史文化根脉的重要载体的百科全书。”重庆大学图书馆馆长杨新涯介绍,传统地方志查阅方式已不适合现代效率。地方志数字化是大趋势。

会议现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刘钊 摄

据了解,近年来,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多省市将以地方志为主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列入文化数字化战略,为地方志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这也要求从业人员思考,如何让地方志“活”起来?而地方志共建,是“活”起来的第一步。

杨新涯认为,地方志数字化只是第一步,未来还要思考如何让地方志“火”起来。地方志记录反映一个地区发展变迁,如果与大数据、算法接轨,可以为分析经济发展、地理环境、天气变化等提供大量有效数据,让现代科技与古籍完美结合,从而服务地方社会。

“川渝共建的重庆大学分馆,是重庆市地方志办联合四川省地方志办,在重庆大学图书馆共建的本地第一个重庆市地方志馆分馆,共建模式打破地域限制,打破高校图书馆与地方志办的行政属性体系限制,开创性地实现了地方志办与高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融合。”杨新涯以重庆大学举例,重庆大学分馆在支撑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开展西南地区地方志资源建设、服务和学术研究,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助力。

2021年12月,重庆市地方志办联合四川省地方志办,在重庆大学图书馆共建的重庆大学分馆,现有纸质馆藏1.6万余册,电子馆藏6.3余万册,主要包括以西南地区为主的地方志文献、年鉴及地情资料书等,如《中国方志丛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中国地方志集成》《重庆历代方志集成》等,地方志数据库包括万方地方志数据库、雕龙古籍库、中国基本古籍库等。

据悉,分馆于2022年5月成立“方志数字人文研究中心”,致力于用数字化方式激活方志资源,探索智能时代数据驱动的地方志数字人文研究范式,让学者能够更加便捷地读志、用志。未来,“方志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将积极探索地方志文献的数字化与智慧化建设的实践路径,制定地方志文献编撰规范、标准,努力构建覆盖全域、全面开放、人人共享的地方志文献共建共享服务平台和研究体系,响应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打造地方志新的建设服务生态体系。

(本文来自新重庆客户端APP,请至各大应用市场下载)

标签: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

市场